扬子晚报网6月11日讯(记者 于丹丹)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,近日由我省牵头开发的“新型高分辨杂化质谱仪器的研制与应用开发”和“纳米图形化直写与成像检测仪器的研发与应用”两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综合验收,两个项目均为“十二五”期间我省获批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,获批专项资金共1.2亿元,项目总投入近2亿元。 昆山禾信开发的新型高分辨杂化质谱仪器,攻克了离子阱射频电源、微通道板离子检测器、高速数据采集卡、微弱信号前置放大器等多项关键技术;完成了3款国际先进的质谱整机研发及工程化,在国内首次实现了不同种类质量分析器的联用。项目成果在全国超过40家单位推广应用,服务南北极科学考察等国家重大科学研究,并出口欧美发达国家。 苏大维格研发的纳米图形化直写与成像检测仪器,解决了微纳结构光场的可调控技术、图形的高速率写入机制、微纳结构与纳米精度多轴光机系统的设计与可靠性等难题;实现了从纳米光子晶体结构到微米级任意结构的高效率光刻,与目前其他激光直写技术相比,速度更快、效率更高,打破了国际垄断。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旨在围绕科技、经济和民生的重大需求,并把已有的原理、方法和技术成果集成起来,形成自主创新的国产先进科学仪器设备产品,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。我省是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的首批试点省份,从2011年至今,共有16家企业获得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,获得国家专项资助经费逾3.5亿元,形成并取得了丰富的创新成果。